|
|
真胃變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定義:真胃的正常解剖學位置改變稱真胃變位(p48)。
1.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
1.1真胃左方變位
1. 2真胃右方變位(真胃扭轉):真胃扭轉又分為兩種類型:
2.概念
真胃從右側(9–11肋),通過瘤胃底壁跑到左側腹腔(11—13肋),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間,稱為真胃左方變位。發病情況:營養好、高產奶牛多發;多發于分娩后不久
3.真胃左方變位病因
3.1真胃馳緩學說
由于真胃馳緩后,真胃機能不良,容易擴張、充氣而游離,往往先通過瘤胃底部跑到左側,然后再移到瘤胃左上方,引起真胃左方變位。
3.2機械性轉移學說
子宮妊娠后,其胎兒逐漸增大和沉重,并逐漸將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皺胃便趁機向左側靠攏。而在母牛分娩時,膨大的子宮對瘤胃上抬作用突然消失,瘤胃恢復原位而下沉,將真胃擠到左側,引起真胃變位。
4.發病機制
正常牛的皺胃是在腹底下方的瘤胃和網胃的右側,只要皺胃左側越過腹部正中線以后,就很容易滑到左腹部,造成左方變位。
變位的皺胃被瘤胃和左腹壁所包圍,由于受到壓縮,皺胃內容物逐漸減少,運動力逐漸降低。皺胃內容物中含有相當多的氣體(弛緩所致),因此變位的皺胃常常向腹腔上方移動。
5.真胃左方變位 臨床癥狀(診斷)
視診 左側11—13肋與右側相對部位比較,往往呈明顯膨大。
聽診 在左側13,12,11(甚至10肋)的肋骨與肋軟骨聯結處聽診,可聽到特殊音,呈高朗的“乒乓”音(或“當當”音、流水音)。
①此音比瘤胃少得多,5min左右才出現一次。
②具液體性質。
③聽診面積大,整個左膁部都可聽到。
聽診與叩診結合檢查。叩診部位:在聽診器上方叩擊,可聽到鋼管回擊音“當當音”(或鼓響音)。
6.真胃左方變位 臨床癥狀(診斷)
直檢 瘤胃內容物較堅硬,背囊右移,在瘤胃與左側腹壁之間可摸到膨大的真胃。
穿刺 在可聽到鋼管回擊音的部位穿刺,穿刺液具有真胃液特征。
流出棕褐色液體(如內容物呈粥狀,則為真胃液)
PH:1–4
無纖毛蟲(已殺死)。
區別:瘤胃、網胃內容物PH值為堿性,鏡檢有纖毛蟲存在。
7.真胃左方變位 治療
7.1手術療法
對于變位已久,特別是皺胃已和腹壁或瘤胃發生粘連時,必須采取手術療法。左右兩側同時切開,先左面切開,看真胃大小,后將真胃固定于右側。
7.2其它療法
應用止酵下瀉法,再用大量助消化藥物。止酵、下瀉用魚石脂、松節油、酒精、硫酸鈉等。真胃穿刺吸出液體,后注入止酵劑。但此法不保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