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曾經作為社會驕子和知識精英而倍受社會看好,似乎很少會有人想到大學生也會遇到就業困難或就業薪酬甚至比一般農民工相當的不堪,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人才市場同樣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去年底席卷而來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自然也難以避免,經濟的衰退尤其是出口的疲軟,進而嚴重影響到了整個就業市場,嚴峻的就業形勢涉及到的涵蓋了各個行業和各個階層,沿海面向出口的制造業更是顯得突出,大量農民工失業回鄉務農的同時,大學生也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難堪局面,尤其是前些年大學擴招后,在近兩年集中畢業大量流涌向本來就疲弱的就業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這種惡性競爭也直接使大學生的初始薪酬遠遠低于正常的工資預期,一降再降的結果,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的薪資甚至低于同齡的農民工。
據新華網報道,近期,中國社科院發布《2009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稱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加和有經驗的青年農民工的搶手,兩者工資待遇有趨同的趨勢,甚至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工資尚不及同齡農民工。報道還例舉事實說,此報道一出即引起熱議,今年剛大學畢業,在合肥某網站工作的小李向記者訴苦:“本來我對自己的工資還算滿足,可現在知道一個月1300塊錢的工資還不如民工,心里確實覺得不舒服,我寒窗苦讀了10多年,到頭來工作了,還不如一個民工拿得多,難道這么多年的書都白讀了嗎?”而同在合肥做焊工的老張每月工資能達到3000元左右,為何能夠享受如此高的待遇,這與老張的高超手藝分不開。老張說他從初中畢業就和叔叔一起來城市打工,經過多年打工生涯,老張對現在的待遇非常滿意,雖說這個工作累點臟點,但能掙到錢,工地還給包了吃住,基本算滿足了吧。現在老張的侄子也在合肥做工,小張說:“現在聽說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才拿千把塊的月工資,看來大學讀出來也未必能就有好工作,我現在一個月也拿了1600呢。”
上述報道的言下之意就是當前很多大學生的初始薪資已經幾乎與農民工持平,于是很多人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讀書無用論,甚至又搬出了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淺薄結論,于是我們看到,今年高考前就被媒體曝出重慶等地大量農村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而選擇打工或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學習,一般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正是所謂越來越令人們失望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以及就業后的薪酬,與高昂的大學學費投入形成了似乎相反的性價比,弄得不好還會讓那些本來就貧寒的農村學生家庭生存境況雪上加霜,得不償失。我們也看到,大學生畢業去殺豬的、去賣豬肉的、去應聘城市掏糞工的,當然還有大學生畢業后回爐上職業學校的,更加讓人們似乎感覺到了一種花費高昂學費讀大學與所獲得的價值回報不成正比的感嘆,讀大學沒有用,也給人們留下了一種印象,但事實上真的讀大學沒有用嗎?或者說真的大學生的價值比不上普通的農民工嗎?
我看未必如此,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其實從根本上是一個偽問題,并不一定就能得出讀書無用的結論。這里我們首先要尊重一點,就勞動者而言,大學生也好,農民工也好,其勞動價值和人的尊嚴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誰更高貴,也并不存在大學生就不能做農民工的事,其本身是個就業觀念,但我并不提倡大學生改變就業觀念去與農民工爭搶同樣嚴峻的低端就業市場,兩者多少還存在一個社會貢獻大小的差異問題。好,我們回到本文話題,就比如重慶等地很多農村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表面上是回應了現實中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但不可否認這對很多農村學子來說,這絕對是一個短視的、沒有遠見的決定,或許可以得到短暫的眼前利益,但對農村孩子來說,并非能解決長遠的發展問題,甚至不可能長遠的、根本性的改善農村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誠然,目前的大學生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和看似過低的薪酬待遇,對本來就經濟困難農村學生家庭來說,或許會損失相當的讀書費用,這絕對也是一個再現實不過的問題,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放棄高等教育而選擇急功近利式的打工,將很可能使其陷于終生的不穩定就業狀態。而從新華網的報道中所例舉的一些事實來看,所謂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實質上有一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兩者對比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時間差,那就是拿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與就業市場上工作多年的熟練農民技術工進行對比,這就讓人們進入了一個就業誤區,以為真的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了,要知道他們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大學生在目前的就業形勢下,剛剛進入工作階段本來就是從基層做起,工資低一點只是暫時的,大學生在工作數年之后,他們的收入會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逐漸增加,并且有升職以及跳槽等等機遇,這些都是農民工所不能比擬的,更重要的是大學生將遲早會擁有穩定的、有廣闊發展前途的職業,而反觀農民工,計酬方式、工作環境、工作前景、社會福利都存在很大區別。農民工工作不穩定、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常常超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收入也會隨之減少,最終他們可能還是要回到農村;這樣看來,又怎么能從一個并不具可比性的所謂“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就得出讀書無用結論來呢?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偽問題。
事實上現在的就業形勢,是與整個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的,大的層面上來說,是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宏觀和微觀經濟衰退還沒有結束,或至少回升緩慢,小的方面來說,當然除了前些年大學擴招使整體大學生畢業生就業人數急驟增長,另外還存在中國的大學在專業設置、教育理念上與社會需求過于脫節有很大關系,我想,中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一定低于美國、歐洲、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人口素質整體上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絕不能僅僅看到眼前大學生就業難,大學生初始薪資與農民工差不多就以為中國高等教育過剩了,中國的大學生過多了,相反,中國的高等教育,加上各種方式的職業技能教育,還應該大力普及,中國不可能永遠做世界的廉價勞動力市場,而高技能、高素質的勞動力市場,才能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所以從長遠來看,大學生至少在中國永遠不會貶值,貶值的是過于功利的社會價值觀,而一個信奉讀書無用論的民族,也絕對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
源自鐵血論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