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海產品出口在二00九年外貿出口整體呈現跌幅的背景下,仍然實現逆勢上揚并快速增長,出口量突破二十萬噸,為近四年來首次。其中,對香港出口水海產品八點九萬噸,增長百分之十,為第一大出口市場。
廣州海關十五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二00九年,廣東水海產品出口達二十一點七萬噸,價值七點七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百分之八十三和一點七倍,扭轉了二00八年出口規模下降百分之十四的局面。
數據顯示,廣東去年對香港出口水海產品八點九萬噸,增長百分之十,為第一大出口市場;同期,對美國出口六萬噸,激增五點九倍;對澳門出口一點四萬噸,增長近百分之二;對東盟出口一萬噸,大幅增長四點二倍;對歐盟出口五千八百多噸,增長百分之六十。對韓國和新西蘭出口則分別下降一半以上。
海關分析說。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恢復,水海產品出口企穩回升的趨勢將趨于穩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也給對東盟出口保持迅猛增長態勢的廣東水海產品帶來機遇。
海關提醒說,制約水海產品出口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隨著冬季寒潮的提前降臨和頻繁發生,廣東中山等地區部分蝦場活蝦減產,甚至遭滅頂之災,不利影響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其次是貿易壁壘影響日漸擴大,水海產品的生產成本正在不斷攀升,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企業的出口利潤。另外,越南水產品產量和質量所具有的市場競爭優勢,已經開始全面追趕中國。隨著一些國家水海產品的發展,相當多的海外客戶正被分流。
來源:博亞和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