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xiaoxin007 于 2010-5-3 09:38 編輯
在下不才,看了幾本水產書之后,想聒噪幾句,諸位看官,千萬別把我往麥院士看齊,我只要求和小學生看齊。
第一本,日本人尾崎久雄寫的魚類消化生理,出版于上世紀八十年代。
DSCF0003.JPG (1.72 M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5-3 00:02 上傳
要說小日本,這幫家伙真是認真。你看看前言寫的,特別謙虛“一無所知,十分空虛”。
特別誠懇,“貧乏的學問,焦急的心情。。。”尾崎對知識的饑渴,那股感動勁兒,讓我覺得,我如果不把我會的教給他,都不好意思。。。
這里插一句,四十年前,咱貌似打敗人家,四十年后,咱又向人家學習了。在學知識上,不能讓民族主義在腦子里膨脹。
還沒學知識之前,先端正了研究問題的態度。
咱們國內的前言,基本都是國內水產形式一片大好,未來需求旺盛,為促進生產,特出此書。。。。。
DSCF0006.JPG (1.55 M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5-3 00:08 上傳
再說說內容,寫的大部分是歐美日本學者對魚的消化及相關試驗,這里提及一下,國內有本相關書籍,一個水產的書,寫了大把畜禽的生理做參照,讓讀者迷糊舉那些雞鴨豬牛的生理特點,能說明水產動物什么問題?日本人寫的這本書,提及到某個器官的作用或者是否存在某種酶,會羅列很多觀點,在眾多試驗結果中,不敢輕易下結論,生怕漏掉某學者的觀點,很多地方都都用似是而非的口氣,這在國人看來,都是沒底氣的。國內的教材套路相反,列舉的試驗結論基本是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者找幾個反面觀點,駁斥下,凸顯自己的權威地位。不有句老話嗎?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這本書的譯者中,我發現李愛杰也在其中,李老師也算十年前水產營養界的權威了。那個時候知識真是匱乏,翻譯一本書學到的東西,就是學界領軍人物了。時勢造英雄啊!
這本書后來成為很多國內教材及論文的援引鼻祖,也算經典著作了。看書得看源文獻,被人引用幾個來回,就等于被別人咀嚼了幾次再吐給你,按照營養學的觀點,剩下的都是粗纖維了,你還能消化出個什么蛋白呢?就像研究古文字到了一定層次,就得去古墓里找第一手的資料。不能專家說這字讀“傻”,你就跟著傻。這樣是做不了專家的。
雖說現在的營養開始玩分子了。不過,從解決實際問題的層面上看,生理生化的知識還是更寬廣些,知識應用點更緊密些。這書快出三十年了,依然很有參考價值。
什么是經典書籍?每次看一遍,都能有新的體會。魚類消化生理,值得看它個五七八遍。
凌晨了,就先寫到這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