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11日報道,一組瑞士科學家宣稱,他們有望在10年之內實現一項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發明:用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模擬人腦功能,從而讓機器也能擁有恐懼、喜怒和愛憎感!
負責人是計算機天才
據悉,打造“電子人腦”的計劃被稱作“藍腦計劃”,瑞士神經科學中心和大腦意識協會主任、計算機天才亨利·馬克拉姆教授是這一計劃的負責人。在過去5年中,馬克拉姆和他的研究小組已經使用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來模擬宇宙中已知最復雜的“物體”——哺乳動物大腦的某些功能。
據英國媒體11日報道,一組瑞士科學家宣稱,他們有望在10年之內實現一項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發明:用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模擬人腦功能,從而讓機器也能擁有恐懼、喜怒和愛憎感!
負責人是計算機天才
據悉,打造“電子人腦”的計劃被稱作“藍腦計劃”,瑞士神經科學中心和大腦意識協會主任、計算機天才亨利·馬克拉姆教授是這一計劃的負責人。在過去5年中,馬克拉姆和他的研究小組已經使用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來模擬宇宙中已知最復雜的“物體”——哺乳動物大腦的某些功能。
“電子鼠腦”出現“意識”
事實上,世界上好幾個科學小組都在進行發明“電子大腦”的競賽,他們正在使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來模擬哺乳動物大腦的功能,而“電子大腦”引發的結果,和哺乳動物大腦引發的結果非常相似!兩年前,美國內華達大學的IBM公司艾爾馬登實驗室的科學家就曾通過“藍基因”超級計算機來模擬一半老鼠大腦的功能。
模擬虛擬版本的“老鼠大腦”幾乎讓超級計算機耗盡了它所有的能力,盡管像“藍基因”這樣的超級計算機每秒鐘可以運算20萬億次,模擬出來的電子“老鼠大腦”以真老鼠大腦1/10的速度運轉了10秒鐘,然而科學家稱,在這10秒鐘里,他們已經從電子“老鼠大腦”中探測到了一種信號模式,這種信號模式和他們掃描真老鼠大腦時探測到的“思想”信號非常吻合,這意味著這臺電子“老鼠大腦”中可能也出現了一種短暫的、老鼠似的“意識”。
它們是否擁有“人權”?
馬克拉姆教授宣稱,他們有望在2020年左右制造出科學史上第一臺會“思考”的機器,它將可能擁有感覺、痛苦、愿望甚至恐懼感。
然而,如果這種“電子人腦”真的被發明出來,必將導致一系列復雜的道德困境和哲學爭議。如果“電子人腦”是由極端復雜的計算機軟件組成的,如果它們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它們是否也將擁有“人權”?如果機器也擁有了意識和感情,那么關掉“電子人腦”,在某種意義上是否等同于謀殺?
此外,“電子人腦”的發明還將面臨一系列其他問題,譬如人腦中的內疚感和道德感是否與生俱來?還是在后天中被“教會”的?當“電子人腦”誕生后,科學家是否需要首先教會它擁有“道德感”?
事實上,世界上好幾個科學小組都在進行發明“電子大腦”的競賽,他們正在使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來模擬哺乳動物大腦的功能,而“電子大腦”引發的結果,和哺乳動物大腦引發的結果非常相似!兩年前,美國內華達大學的IBM公司艾爾馬登實驗室的科學家就曾通過“藍基因”超級計算機來模擬一半老鼠大腦的功能。
模擬虛擬版本的“老鼠大腦”幾乎讓超級計算機耗盡了它所有的能力,盡管像“藍基因”這樣的超級計算機每秒鐘可以運算20萬億次,模擬出來的電子“老鼠大腦”以真老鼠大腦1/10的速度運轉了10秒鐘,然而科學家稱,在這10秒鐘里,他們已經從電子“老鼠大腦”中探測到了一種信號模式,這種信號模式和他們掃描真老鼠大腦時探測到的“思想”信號非常吻合,這意味著這臺電子“老鼠大腦”中可能也出現了一種短暫的、老鼠似的“意識”。
它們是否擁有“人權”?
馬克拉姆教授宣稱,他們有望在2020年左右制造出科學史上第一臺會“思考”的機器,它將可能擁有感覺、痛苦、愿望甚至恐懼感。
然而,如果這種“電子人腦”真的被發明出來,必將導致一系列復雜的道德困境和哲學爭議。如果“電子人腦”是由極端復雜的計算機軟件組成的,如果它們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它們是否也將擁有“人權”?如果機器也擁有了意識和感情,那么關掉“電子人腦”,在某種意義上是否等同于謀殺?
此外,“電子人腦”的發明還將面臨一系列其他問題,譬如人腦中的內疚感和道德感是否與生俱來?還是在后天中被“教會”的?當“電子人腦”誕生后,科學家是否需要首先教會它擁有“道德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