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和掌握兔病發生的規律,有助于防治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能夠主動的做好預防工作,兔病的發生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季節及其他動物疾病的傳入等,飼養者應掌握這些規律,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一、兔病與年齡的關系
年齡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多發和常發疾病的不同,幼兔特別是剛離乳的幼兔,由于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防御屏障機能尚不健全,易患胃腸道疾病,老齡兔由于代謝機能與免疫功能的減退,體質下降,發病率也較高,抗病力弱。
二、兔病與性別的關系
母兔疾病相對比公兔多,由于母兔要繁殖仔兔,所以產科疾病占一定比例,如流產、乳房炎等。
三、兔病與季節的關系
不同季節,兔的多發病、常發病和發病率的種類也不同,如1-3月份氣溫明顯下降,各種傳染媒介(蒼蠅、蟻子等)及病原體的繁殖均受到一定限制,發病就較 少,但由于天氣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肺炎(散發力多)此期傳染病暴發也較少見,4-6月份為兔的產仔季節,發病率相對增高,7-9月份是酷暑盛夏季節,各 種病原微生物活動猖獗,而且飼料、容易腐敗變質,易引起中暑,中毒及各類胃腸炎等疾病,是容易發生傳染病的季節,所以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工作。 10-12月份做好飼養管理和加強防寒保溫工作,發病率明顯下降,是繁殖仔兔的好季節。
四、兔病與其它動物疾病的關系
很多疾病能在各種動物之間相互傳播和感染,如雞的巴氏桿菌病可以傳給兔,弓形體病可由貓傳染給兔等,所以當附近發生疾病流行時,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撲滅傳染病的措施。
一、侵害兔毛皮的三種常見病的鑒別與防治
1.jpg (146.8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7-14 10:40 上傳
二、實驗室診斷
由于家兔疥癬病、皮膚霉菌病和營養性脫毛病的病變,癥狀表現不是很典型,為了求得確診,可在實驗室進行以下檢查:
1、疥癬病:在患部與健康皮膚交界處,以沾甘油的凸刃小刀刮取病料(以刮到見血為好)置于玻片上,加數滴煤油,然后復以玻片,來回壓搓病料,以低絡鏡檢查。或將刮取病料于黑紙上,稍加熱,即可見淡黃色或灰色蟲體爬動。
2、皮膚霉菌病:
(1)直接從病兔患部刮取皮屑或其絨毛,放在載玻片上,滴上10%苛性鉀溶液數滴,然后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2-3分鐘至產生蒸氣為止,玻片干后置顯微鏡下即可觀察到菌絲或孢子。
(2)培養法:將病料(皮屑或絨毛)置于瓊脂平板上,放在25℃培養箱中培養5-8天,可見菌絲或孢子生長。
3、營養性脫毛癥:經上兩法制片鏡檢或培養,不能檢查出疥癬蟲和皮膚霉菌的,即為營養性脫毛癥。
三、防治:1藥物治療:
(1)疥癬病:按疥癬的防治辦法進行
(2)皮膚霉菌病:拔去患部毛根,然后涂擦3%來蘇兒溶液即可,口服灰黃霉素20mg/kg(日量)連服2星期有效,可同時在患部用通常治癬油膏藥物涂擦。
(3)營養性脫毛癥:拔凈患部毛根,促進血液循環,增進皮膚抗菌能力。
2、嚴格消毒與反復治療相結合
疥癬與皮膚霉菌病必須在治療的同時,對周圍環境要嚴格的消毒,疥癬病和皮膚原菌病的污染面廣,必須將病兔移出兔舍,用10%福爾馬林對兔舍、籠具封閉薰蒸 消毒4小時以上。因疥癬病與皮膚霉菌病感染機會多,復發率高,在治療中要強調嚴消毒和反復治同時進行,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江蘇農科院 董亞芳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