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來,抗生素應用為飼料工業和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發展。然而隨著人們不斷深入認識抗生素,它對人、動物健康、環境等方面引起的負面作用已被人類強烈關注。全世界,人們都在呼喚飼料、養殖中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這表明抗生素已經成為飼料工業和畜牧發展重要制約因素。但是抗生素有其獨特效果,用什么來替代抗生素以解除它對飼料工業和畜牧養殖業發展速度的束縛呢?以下即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方向。
1、微生物有益菌
微生物有益菌是最早研究的天然促生長劑。它是動物有益菌經工業化發酵生產的高含量有益菌。有益菌加入飼料中,在動物消化道內生長繁殖,形成優勢菌群,提高動物健康水平,促進生長、減少藥物使用。其原理是將外源有益菌接種而后增殖,使腸道達到適宜微生態平衡。
常用活性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糞鏈球菌、芽胞桿菌、酵母及其培養物,這些菌類雖都有各自特點和不同作用效果,但其促生長機理在本質上一致。微生態中有益微生物進入動物機體后,形成優勢菌群,與有害菌爭奪氧、附著位點和營養素,競爭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從而調節腸道內菌群趨于正?;?微生物代謝產生有機酸,降低動物腸道pH值,殺滅潛在病源菌;產生代謝物抑制腸內胺和氨的產生;減少抗營養因子,有利于養分分解吸收;有益微生物作用產生大量B族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營養物質;直接刺激腸道免疫細胞而增加局部免疫抗體,增強機體抗病力。
國內微生物有益菌主要由酵母菌、乳酸桿菌、鏈球菌、芽胞桿菌等菌種復合而成,其制劑多以干燥形式存在,活菌數量難以保證,從而難以獲得穩定效果。
當前,農業部飼料工程中心聯合晟亞育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過長期研究,解決了微生物發酵中有益微生物來源、固態發酵不能移動的難題,發明呼吸膜,實現飼料移動發酵。該技術可使發酵飼料中富含大量活的有益微生物及獲得低酸度、低抗營養因子飼料。利用活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機酸保持動物消化道微生態平衡和健康,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養殖業對抗生素的依賴。
2、低聚糖
即寡糖,由2~10個糖基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具有直鏈或支鏈結構的低聚物總稱。飼用低聚糖有:異麥芽糖、異麥芽三糖、異麥芽四糖、潘糖、果寡三糖、果寡四糖、果寡五糖、豐乳寡糖、甘露寡糖、大豆寡糖、龍膽寡糖、木糖寡糖等。寡糖因其調節動物微生態平衡的作用與活菌制劑相似,故又有化學“益生素”之稱。這些短鏈物質在通過動物腸道過程中,既不能被畜禽吸收利用,也不被腸道大部分有害菌利用,只能被腸道有益菌選擇利用。因此,只要選擇好寡糖類物質,就能選擇利用來刺激腸道有益菌的增殖,形成良好的微生態區系,提高動物健康水平。寡糖可選擇性地促進動物腸道中有益菌雙歧桿菌、真桿菌、乳酸桿菌的增殖。這些有益菌利用寡糖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病原菌在體內消耗養分,減少有毒和致癌代謝物產生,從而維護、增進動物健康。雙歧桿菌能增進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力。另外,寡糖還可以結合病原細胞的外源凝集素,避免病菌在腸道壁上附著,從而截斷了病菌附著——繁殖——致病的感染途徑,并攜帶病原菌排出體外,起到“沖刷”消化道作用,保持動物健康。
與活菌制劑相比,寡糖對制粒、膨化、氧化等惡劣環境條件都具有較高耐受性,能抵抗胃酸作用,其發展應用前景仍十分廣闊。但是寡糖生產難度大,目前生產效率低。我國1998年11月國家科技部專門設立了一個200萬元的項目,從事寡糖專項研究,系統研究、開發工作已經開展起來。
3、酶制劑
飼用酶制劑是通過特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包含單一酶或混合酶的工業產品。目前除植酸酶有單一酶產品外,其余飼用酶制劑大多是包含多種酶的復合制劑。蛋白酶、纖維素酶、淀粉酶、植酸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膠酶等應用較多。添加飼用酶制劑能補充動物內源酶的不足,增加動物自身不能合成的酶,從而促進畜禽對養分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生長。酶制劑可以破壞植物細胞壁,通過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物質,把這些多糖分解成可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糖類,可充分暴露淀粉、蛋白等養分。酶制劑還可以降低食糜粘稠度,還可以破壞穩定的植酸磷結構,提高飼料中磷和其它養分利用率。
4、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中草藥兼有營養和藥用雙重作用,能直接殺滅或抑制細菌和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且能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無殘留、無耐藥性天然產物。
中草藥添加劑含有生物堿、多糖、甙類、揮發油、鞣質、有機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它既可以直接殺菌、抑菌,又可通過大量活性物質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和新陳代謝,提高畜禽健康水平。中草藥在畜牧生產上應用,在生長速度、降低飼料消耗方面效果比較顯著。但中草藥產品成分不穩定、成本較高。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