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樓
發(fā)表于 2010-9-8 16:42:24
|
只看該作者
在魚體上寄生的小瓜蟲,不是各個生長時期都對藥物同樣的敏感,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將脫離魚體的蟲體才對藥物敏感,因為此時它們外面的保護層(上皮細胞和粘液)很薄,藥物容易滲透進去;而在其它時期(早、中期)的滋養(yǎng)體,由于外面包被一層較厚的宿主保護層,藥物難以滲透,所以很難將它們殺死。因此,在治療上,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一種即使對蟲體很有效的藥物,都需要連續(xù)使用3~7個療程,才能完全殺死蟲體,兩療程之間間隔一定的時間,間隔期的具體長短視水溫而定(表1)。
評定藥物的治療效果,需要在3個療程之后,根據(jù)在顯微鏡下檢查鰓絲中有無蟲體或蟲體是否死亡來判定。同時決定是否繼續(xù)進行更多的療程治療。
目前,被推薦用于食用魚白點病的治療藥物主要是福爾馬林、硫酸銅(或絡合銅)和高錳酸鉀三種。其中硫酸銅最廉價。
(1)福爾馬林 福爾馬林是37%的甲醛和5%-15%的甲醇混合水溶液,甲醇的作用是防止甲醛的分解。
病魚可用125~250毫升/米³的福爾馬林浸泡1小時(水溫21℃),治療濃度不能超過167毫升/米³。治療時要充分充氧,治療后立即換清潔的水,并充氧。有人用150毫升/米³福爾馬林浸洗魚種10-15分鐘。可以用福爾馬林潑塘,濃度是15~25毫升/米³,即1畝塘(1米水深)用福爾馬林10-16升。
(2)硫酸銅 國內(nèi)多數(shù)資料報道:硫酸銅不能用于治療小瓜蟲病,因為硫酸銅對小瓜蟲不但無效,而且還能刺激小瓜蟲更快形成胞囊,加快蟲體繁殖速度,加劇病情等等。但國外一直將硫酸銅作為治療小瓜蟲病的最適合的藥物,國內(nèi)也有少數(shù)報道肯定硫酸銅在小瓜蟲病治療上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硫酸銅后,很多藻類會被殺死,導致水中的溶氧量變低,特別是在高水溫時更是如此,魚可能因缺氧而死亡。
此外,如果應用硫酸銅潑塘,一定要進行逐級稀釋,方能保證濃度的均一性。盡量使用絡合銅替換硫酸銅治療小瓜蟲病,其優(yōu)點有以下幾點:①絡合銅不像硫酸銅那樣容易沉淀或被珊瑚、池底淤泥等吸附;②絡合銅在pH2.0-8.5范圍內(nèi)更加穩(wěn)定,不易與其它化合物如碳酸鹽起反應,保持其療效;③絡合銅的毒性比硫酸銅低。
(3)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能使水體中的有機物氧化,其中包括魚體上的寄生原蟲和體表寄生蟲。治療濃度取決于水體中有機化合物的含量,一般最小治療濃度是2克/米³。如果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的藻類過多,則需要20克/米³。較簡單的決定高錳酸鉀的治療濃度的方法是首先用2克/米³的濃度,使水體變成葡萄酒紅色,且顏色保持8小時以上者,則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如果隨著時間延長,水體顏色變淺,則需要繼續(xù)加入藥物,使水體保持匍萄酒紅色。要使高錳酸鉀充分溶解且均勻,不然,容易使魚體中毒。用10克/米³濃度的高錳酸鉀進行短時(20分鐘)浸泡治療小瓜蟲病也是有效的。
(4)食鹽 食鹽溶液浸泡也是治療淡水魚小瓜蟲病的較好方法,2‰-3‰的鹽水浸泡用于治療和預防均有效。但有些地方也出現(xiàn)了耐鹽蟲株,它們可以抵抗3‰甚至5‰的鹽溶液浸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