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區,池塘養殖魚類甚至野生魚類的體表、鰭條或鰓腔,有時會出現黃色的點狀物(或稱囊狀物),直徑通常為2.5毫米左右,既影響魚的外表美觀,還會引起魚苗、魚種的大量死亡。這是由一種叫做彎口吸蟲的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病原為彎口吸蟲的囊蚴。
該病流行于鷺科鳥類及蘿卜螺分布的地區,在我國廣東、廣西、湖北、湖南等南方地區甚至新疆等北方地區均有發現。危害草魚、鰱、鳙、鯉、鯽等養殖魚類,引起苗種死亡。
彎口吸蟲病的防治: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殺滅毛蚴、尾蚴或第一中間宿主螺類,驅趕終末宿主——鷺科鳥類。①徹底清塘,殺滅池中的第一中間宿主及蟲卵、幼蟲;②當要加注清水時,一定要經過過濾,嚴防第一中間宿主——螺類隨水帶入;③養魚池中如發現有蘿卜螺時,可及時用草捆誘捕,然后在池邊陸地上殺滅。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