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ihong 于 2010-11-21 11:49 編輯
豬場規模:50頭母豬,存欄400多頭
發病過程:最初發現一圈60斤左右的育肥發病,體溫40.5-42度,皮膚發紅,嗜睡,減料。同排豬舍中其它豬采食量大增。2-5天后陸續發病。懷孕后期母豬流產三窩,流產胎兒臍部出血,皮下出血性侵潤。
處理方法:最初發現后,全群飼料添加強力,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多維,金剛乙胺。個別精神差,呼吸困難的仔豬注射復方氟苯尼考。
結果:發病120頭左右豬,死亡兩頭,其他逐漸恢復.保育舍,產房還沒有發病。
提醒大家注意幾點:一:發病初期,除一圈豬采食量下降外,其他豬采食量增加。每天注意豬的采食量,減少或者增加過快都是病
態,有助于早期發現病情。
二:出現高熱癥狀,沒有用退燒藥物,3-5天后體溫逐漸下降到40度左右,8-10天逐漸開始采食。
三:該場注重平時的防疫和保健,豬群體質較好,對其他豬場,該方法僅供參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