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針對當前不少生產企業掀起的微量元素“有機替代無機”的熱潮,中國農業科學院礦物元素營養研究室主任羅緒剛表示,有機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表現為對畜禽生產性能、畜產品品質、抗應激、機體免疫功能等生物效應以及生物利用率等方面的影響,盡管業界對有機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進行大量的研究,但各研究結果間存在很大差異。“有機微量元素在機體內的吸收利用規律及機理等問題還有待深入研究。”羅緒剛建議。他認為,有機微量元素產品質量主要取決于該物質的絡合率與絡合強度。 中國農業科學院李素芬等人曾對有銅、鋅、鐵、錳的有機和無機態應用效果做了65次研究,但結果表明只有29%有機效果高于無機,63%效果相當,仍有8%有機效果低于無機。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教授楊琳也認為,有機微量元素在機體內的吸收效果無疑會比無機好,但吸收后微量元素能否被釋放出來才是關鍵。
不少養殖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考慮試用有機微量元素,也只是部分替代性添加有機微量元素產品,在動物日糧中的元素濃度使用原則為:30%-50%的有機系列產品加50%-70%的無機礦物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