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產地與分布
烏金豬又稱為柯樂豬、威寧豬、大河豬、涼山豬。產于云南、貴州,四川三省接壤的烏蒙山和大、小涼山地區。烏金豬分布于畢節、巧家、美姑等30多個縣。
2、生長環境
產區山嶺重迭,峰巒聳峙,河谷深切,群山之間有廣狹不一的谷地、丘陵地。由于地貌的影響,氣候、土壤、植被等均有明顯差異。技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大體可分為高山區、半山區和河谷平壩區。高山區系海拔2200米以上的地帶,陰雨多霧,夏季溫涼,冬季陰冷,常有霜凍和雪凌,農作物以玉米、馬鈴薯、蕎麥、燕麥等為主,產區內有成片的森林和高山草場,畜牧業較發達,以羊、牛為主,其次是豬;半山區系海拔1000~2200米的地帶,農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其次為水稻、大豆、甘薯等。畜牧業生產以豬、羊為主,牛、馬次之。由于有大面積的草山、草坡可供常年放牧,故種豬數量較多,是烏金豬的主要產區。仔豬歷來運銷外地,是當地群眾的重要經濟來源;河谷平壩區系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帶,是本地區的主要農產區,農作物有玉米、水稻、甘薯、小麥等。
3、外貌特征
烏金豬體質粗壯結實,頭長,嘴筒粗而直,額部多有旋毛,耳中等大小、下垂。體軀較窄,背腰平直,后軀較前軀略高,腿臀較發達,大腿下部皮膚常有皺褶,俗稱“穿套褲”,四肢粗壯,蹄質堅實,被毛多為黑色,部分為棕褐色,還有少數豬有“六白”特征。
4、品種性能
烏金豬成年公豬平均體重48.2公斤,體長94.6厘米,胸圍83.6厘米,體高53.7厘米,成年母豬相應為:69.5公斤,109.7厘米,97.0厘米,59.9厘米。母豬頭胎平均產活仔數5.67頭,二胎7.26頭,三胎及三胎以上8.69頭。以放牧為主,肥育期日增重為200克左右,屠宰率為71.8%,瘦肉率為46.3%,脂肪占34.4%,背最長肌含水分73.4%。
5、綜合評價
烏金豬是云、貴、川三省接壤地區分布較廣的豬種,適應高寒山地放牧和粗放的飼養管理,體質結實,腿部肌肉發達,肉質佳美,適宜腌制火腿,是著名“云腿”的原料豬,肥育后期脂肪沉積能力強,腹油比重大。由于產區飼料條件差,肥育豬增重緩慢。
烏金豬.jpg (257.4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3-16 10:06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