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娃哈哈《愛迪生配方奶粉供應鏈透明化白皮書》全球同步發布,向社會首度公開愛迪生配方奶粉全球產業鏈的細節,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進口奶粉供應鏈如果全部透明化將會怎樣?這不免激憤的話題,涉及了不止一家進口奶粉品牌,不止一家行業協會,也不止一位專家,“想不到”、“潛規則”等說法頻頻出口。
進口奶粉供應鏈怎么了?在消費者的熱捧下,掩蓋著什么樣的秘密和爭議?
“看不到、想不到”的進口奶粉供應鏈
關于進口奶粉的供應鏈問題,其實,早在2009年東北某大米品牌涉嫌編造產地、生產日期被披露后,就一直被關注著。
據乳業分析師介紹,奶粉原裝成品進口關稅比進口原料超過30%,因此有不少號稱“進口奶粉”在國內銷售的大部分產品都是進口半成品——“大包粉”,再在國內添加營養素并裝罐而成,節約成本是首要考慮因素。
然而,號稱“進口奶源”的大包粉進口到中國一般走海路,在運輸、儲存及分裝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消費者是絕對看不到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大包粉”俗稱“噸袋”,在海運過程中,由于密封不好等原因,長時間的海上運輸,容易增加微生物的污染和受潮的風險。
一位奶粉企業負責人說,進口的“大包粉”是標注了原產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不過分裝后的生產日期是指成品生產日期,這也是消費者絕對想不到的。
其實,進口食品供應鏈不透明的狀況,也并不只是奶粉這么干。
不少進口紅酒是桶裝進口后在國內裝瓶。原裝進口葡萄酒瓶上標的年份指的是葡萄收獲的年份,生產日期則是灌裝瓶時間,但經過分裝后生產日期普遍變成了國內灌裝時間。
中國的橄欖油一般都是從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家進口的,市面上也有不少橄欖油標簽強調自己“原裝進口”的身份,但其實不少是大桶橄欖油進口后在國內分裝的。
“消費者看不到、想不到的進口奶粉供應鏈‘不透明’現狀,恰恰也暴露了我國奶粉供應鏈監控自身的脆弱。”娃哈哈愛迪生配方奶粉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從牧場到售后”
愛迪生配方奶粉公開全球供應鏈引發關注
近年來,奶粉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國關注的話題。“供應鏈透明化則是提升進口奶粉品質監測、管理的主要推手之一”,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3月15日,娃哈哈以倡導進口奶粉供應鏈透明化為議題,首度公布了愛迪生配方奶粉供應鏈的細節供消費者監督,引發業內人士及各大媒體的熱議。
“供應鏈的透明化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新課題、新趨勢,娃哈哈愛迪生配方奶粉全球供應鏈首度大公開,無疑為開啟中國進口奶粉供應鏈透明化的先河。”乳業資深專家表示。
據介紹,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都在改進對其承擔社會責任的宣傳方式,他們大力提升產品供應鏈的透明度,讓消費者監督。
2009年2月,網易創始人丁磊公開表示投資數千萬元養豬,通過視頻讓人們看到生豬從養殖到出籠、屠宰上市的供應鏈全過程,實現肉食品從豬欄到餐桌物流透明化(可視化)。
2010年的壽光國際蔬菜節上,一個簡單的商品條碼,你可以看到從生產蔬菜的土地到購種、灌溉,甚至包括包裝、運輸的全過程,確保食品安全的每一個環節到位。
不難發現,供應鏈的透明化已經逐步成為一些有責任心的企業的新課題。正如娃哈哈相關負責人所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娃哈哈選擇荷蘭的奶源,荷蘭的有130多年歷史的生產工藝,最后原裝進口到中國,這代表娃哈哈自身產業鏈的二次升級,同樣也代表著娃哈哈將更安全、更優質的奶粉帶給中國寶寶的決心,對此,娃哈哈很坦誠。
而實際上,娃哈哈愛迪生配方奶粉公開全球供應鏈,在整個奶粉行業確屬少見。并且,作為僅有的讓消費者看清生產供應鏈的原裝進口奶粉品牌,愛迪生配方奶粉也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奶粉追溯系統,憑借每一款包裝上的獨特代碼,就可以親眼見證奶粉“從奶源到加工成產品的每一步”,追蹤每一罐奶粉的品質,確保安全可靠。
看清進口奶粉的供應鏈,
中國媽媽可判斷奶粉好壞
近年來,就奶粉市場而言,世界排名前二十家乳業品牌已全部進入中國市場。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在超市貨架上的奶粉,越來越多的已經來自海外。
那么,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原裝進口奶粉呢?怎樣區別“原產地生產灌裝奶粉”與“大包粉”進口、國內分裝的所謂進口奶粉的優劣?都是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的!
“娃哈哈愛迪生配方奶粉的‘供應鏈透明化行動’,足以讓中國媽媽學會選擇奶粉,并能夠自己判斷一罐奶粉的好與壞。”娃哈哈研究院負責人指出。
有研究表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決定于消費者對供應鏈主體的信任程度,以及對供應鏈所傳遞的真實食品風險信息的信任程度。
據介紹,一罐好奶粉,不是看奶源,也不是看配方,而是在“從奶牛到銷售終端”的這條操作環節中的可見性及銜接性,一旦斷層或不可見將直接影響對好奶粉的判斷。
“選擇進口奶粉最好選擇原裝進口的奶粉,而看清楚原裝進口奶粉背后的供應鏈,可以讓中國媽媽自己去評判一款奶粉的好壞!”有專家甚至這樣呼吁。
●記者調查
進口奶粉暗藏“潛規則”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11月底,中國奶粉進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達37.06萬噸,與國產奶粉平分秋色;而2008年前,國產奶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60%。有專家認為,2011年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有可能超過50%。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的奶粉消費者成了“驚弓之鳥”,對國內奶粉產品質量的信任度極大降低,將希望寄托在了洋品牌奶粉身上,不怕貴,只要能讓自己的寶寶喝上安全的奶粉。所以,洋奶粉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一再提升。
然而,正如有的專家所分析,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借助“高端、進口”來標榜身份成為奶粉行業的另一種潛規則,而這一潛規則的背后,則是進口奶粉的供應鏈問題。
從進口奶粉的供應鏈模式來看,一般分為原裝進口和原料進口,原裝進口是指從國外直接進口包裝好的奶粉在國內進行銷售;原料進口是指進口奶粉基粉后,在國內加工銷售。因此,看清奶粉包裝上生產商的名稱和地址,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些內容在奶粉包裝上字體很小,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看清。
所以,娃哈哈敢于公開愛迪生配方奶粉的整個供應鏈,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自信。
來源:中國經濟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