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有媒體曝光中山坦洲花3元錢就可以為生豬買到一個免疫標識,即俗稱的"耳釘",錄有生豬檢疫合格信息。昨日,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廣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該所的彭所長表示,廣州未發現同類情況,目前已加強管理。
"耳釘"流向嚴格登記
據介紹,作為一種溯源手段,"耳釘"經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從省農業部門統一取回來之后,發放到區縣一級的動物衛生監督所,再由他們發放到鄉鎮一級的獸醫站,之后再由獸醫站發放到具體的養殖場,整個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逐級登記制度。
"按照免疫疫苗程序,養殖戶到當地獸醫站領取強制性免疫疫苗時,工作人員會同時發放’耳釘’,并將疫苗信息錄入其中,隨后釘到豬耳朵上。"彭所長說,"養殖戶再來領取免疫疫苗時,直接報出編號即可,工作人員會在電腦上把新的信息錄入耳釘中。"
不排除有"賣耳釘"現象
廣州市生豬出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從養殖場進入屠宰場,一種是從養殖場進入交易市場,再進入屠宰場。無論哪種形式,都要求生豬佩帶"耳釘"."但’耳釘’并不是唯一標準,養殖戶在申請生豬出欄時,必須同時持有當地獸醫站出具的動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彭所長說,"而且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的信息要與’耳釘’上的信息完全一致時才有效。
提到私自出售"耳釘"一事,彭所長表示廣州還未發現違規情況,但他坦言,"廣州生豬養殖體系龐大,不排除有個別現象,希望廣大市民踴躍舉報。"
市場走訪 屠宰前兩檢瘦肉精
昨日,新快報記者跟隨負責運豬的馮叔來到太和鎮的屠宰場,他把車上的11頭豬趕到豬欄里,屠宰場的工作人員對每頭豬都做了記號、登記。豬欄上擺滿了用來檢測瘦肉精的豬尿杯子,"瘦肉精是必檢項目",現場工作人員稱,"晚上屠宰前,區動監所的人還會來檢測。"
記者隨后來到太和謝家莊農貿市場,在豬肉檔口,每個檔主都向記者出示了"屠宰檢驗檢疫合格證明","這些豬都是屠宰場統一宰殺的,每頭豬要交45-50元的費用",檔主王阿姨稱。(來源:新快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