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江津區舉行了養殖協會成立大會。這標志著該區150余戶規模養殖戶有了“娘家”,從此大家“抱團”在一起打拼闖市場。
據江津區蓄牧獸醫局工作人員劉萬全介紹,江津是養殖大區,每年出欄生豬15萬頭以上,但受市場波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生豬養殖利潤偏低,少數甚至還要虧本。為扭轉這一不 利局面,該區經過認真籌備和廣泛動員,成立了養殖協會。首批150名會員,都是成規模的生豬養殖戶。
“加入養殖協會后,每頭豬至少可以多賺100元,而且能夠得到技術、市場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說起成立養殖協會的好處,該協會會長、重慶乾象畜禽養殖有限公 司總經理王鈴給筆者作了詳細介紹。他說,比如在飼料采購方面,150戶規模養殖戶每年消耗2000噸左右。如此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多家供貨商前來競價供貨, 每噸至少降低成本300元以上。藥品、疫苗的等物資的采購也采用同樣方式集體購進,這樣算下來,僅原料采購,每頭生豬就可節約養殖成本50元以上。
“抱團”采購原料僅僅是一方面,該協會還準備“抱團”搞銷售。“喂一頭豬一般需要半年時間,養殖戶的利潤只有100元左右,而屠宰銷售僅用半天時間,就賺走了 300元。”王鈴說,為改變這種狀況,該協會已在該區幾江、德感和雙福城區以及大的鎮街租賃了鋪面、聯系了各大超市,將在9開底全面進行“掛牌直銷”。這 種銷售模式就是在生豬出欄屠宰后,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了不少中間環節。這樣算下來,每頭豬除去50元左右的人工成本,可讓養殖戶獲利50元左右;同時還 讓利200元給消費者,使肉價每公斤降低2元左右。
此 外,該協會還決定每季度至少舉行1次技術培訓,定期組織技術骨干到各個養殖場開展技術支持服務。“協會的成立,把我們養殖戶‘抱團’在一起,把原來分散的 資金、技術和信息聚集在一起,讓大家有實力做更大的項目,將來準備發展超大規模的養殖場。”對于協會未來的發展,王鈴充滿了信心。
新華網重慶頻道9月4日電(袁孝春)
來源: 新華網重慶頻道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