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語專業本科畢業、家住懷柔區北房鎮宰相莊村的女大學生周穎,放棄在都市就業當翻譯的機會,回到村里租地養豬,這一選擇很讓村民“吐槽”。昨天,記者見到了“豬倌”周穎,她說自打利用微博銷售豬肉1年多來,養一頭豬能賺1000多元。
放棄翻譯官這一令人羨慕的職業,回村當豬倌,圖啥?周穎有她自己獨特的看法:“去年,我在市區讀大學,不少人知道我家在京郊農村后,隔三差五地托我幫著買村里農民自養豬的豬肉,說自養豬喂的是粗糧,口感好。我覺得這里面商機不小,決定回村養豬。”
周穎的決定,家人朋友沒少提反對意見。“盡管大學畢業時,我有多個當翻譯的機會,在常人眼里這是份很好的職業,但我更想要自己闖一闖。都說搞農業又苦又累,利潤薄,我偏要試一試。”說起自己的養豬夢,周穎雄心勃勃,“現在村里年輕人大都出村務工了,我想把年輕人的活泛和思維用到農業上,干出一番事業來。”
打定主意后,周穎多方查找資料,相中了一種肉質鮮美且不易生病的黑豬進行養殖。在同村親戚的幫助下,她從順義一黑豬養殖場引進經過改良后的豬,租下村里一塊10畝的土地,建豬舍,開始了養豬生涯。經過精心養殖,如今,周穎的豬舍里已經存欄70多頭成豬、20多頭仔豬。
黑豬養大了,怎么賣?周穎把銷售市場定位在都市,并用時下流行的微博,發布豬肉銷售信息。微博賣豬肉,效果還真不錯。現在,周穎已有60多個固定客戶。“根據不同客戶需要不同部位的豬肉,湊夠了一頭整豬我就到臨近定點屠宰場,請專業人員幫著屠宰加工,然后把豬肉給客戶送去。”周穎說,目前她的黑豬肉每公斤能賣80多元,一頭黑豬少說能掙1000多元。
在養殖、送貨等多個環節上,周穎也有不少自己的妙招。宰相莊村周圍有許多農戶搞蔬菜種植,有些菜因為“賣相”不好,就被淘汰了,周穎把它們收購回來,配加玉米飼料喂豬,節省了喂養成本。為保證豬肉品質,她每天到豬舍里去轟豬,保證這些黑豬有足夠的運動量。
周穎說,隨著客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她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建個冷庫,引進一套先進的包裝設備;并計劃為豬肉注冊商標,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來源: 新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