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夫行 于 2014-3-6 08:53 編輯
我最近一批雞,3800只,11月7日進的雛,網上平育,至今100天,已經室外林地放養;除了育雛期飼喂正大521含有藥物添加劑外,做了免疫和驅蟲,其他再沒有投喂任何藥物。這是第三批,前兩批也是如此。
最近看論壇,發現疫情比較嚴重,苗藥無效,饑餓療法盛行;我就想,這樣折磨人、折磨雞的生產還要持續多久?這樣的病雞和雞蛋就是我們對社會的貢獻嗎?社會不拋棄我們拋棄誰呢?!
我賣過十年的料,近三年才專心養雞,養了雞之后,才發現原來自己在飼料公司時的所謂獸醫技術服務,大多不靠譜,養雞本大利微,一旦得病,即使華佗再世,也是救得了雞、救不了錢;賣飼料的、賣雞苗的、賣獸藥的,幾乎都在異口同聲地告訴養殖戶,如何上規模,贏取規模效益?個個滿腹經綸、口若懸河、仿佛有了他們指點迷津,養雞賺錢唾手可得;可是,他們為什么不自己養呢?
就是因為他們更明白,目前這種養雞模式,根本賺不了錢。
1、設施差,想象一下,老牛、破車、超載、在秩序很差的坑洼路面上瞎跑,駕車人還不靠譜,會有什么結果?個人認為,寧可少養,也要把設施設備搞好,少雇人,關鍵環節自己干,量力而行,自己能管多少就養多少;與其把力量用在管人上,不如用在管雞上,人(尤其是老弱病殘)可比雞難管多了。
2、環境差,養雞多的地方,無論大環境還是小環境,問題都很嚴重;雞場外,以鄰為壑,糞尿橫流;雞場內,很多連必要綠化和排污都沒有;每次到這樣的雞場,都為周邊的人和里面的雞難過;在這樣的環境里,無論雞和人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3、迷信免疫、迷信抗體水平,蛋雞的一生,尤其是在生長發育最關鍵的育雛育前期這100天時間內,至少要做9次疫苗,也就是說不間斷地刺激雞的免疫系統,讓其免疫系統一直處于高應激狀態,疲于應付,不斷地喊“狼來了”,可是狼真的來了時,免疫系統不是麻痹了、就是無力了;個人觀點,免疫應該適可而止,把雞的免疫系統發育作為飼養管理重點、勞逸結合,各種病毒,做一次疫苗,讓系統認識就可以了,一旦病毒來襲,免疫系統能分清敵我,能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尤其是新的病毒襲來時,以前做的疫苗根本不管用,唯一有效的防疫是機體自身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也只有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強的機體,接種疫苗,才能有良好的特異性免疫。
4、迷信飼料,我做過十年預混料企業的市場企劃總監,我深知飼料企業一直在推行愚民政策,營造科技迷信;我養過一批海蘭褐,接的朋友籠育的青年雞,60日齡開始在山林自由放養,至360天淘汰,沒有做一次疫苗,飼喂的飼料,玉米豆粕型日糧,只添加了食鹽、較低水平的維生素、較高水平的植酸酶,沒有添加蛋氨酸、磷酸氫鈣,產蛋率在80以上4個月、60%以上2個月,蛋殼、蛋黃和蛋白質量都非常好;個人觀點,現代雞得的就是現代病,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環境污染,就和北京的霧霾一樣,空氣環境太差;二是高頻度免疫,雞的免疫系統沒有得到休養生息,疲于應付,終將崩潰;三是高營養,使雞的消化系統不堪重負,脂肪肝、腎腫等時有發生;試想一下,對動物而言,呼吸、免疫、消化三個系統都岌岌可危,雞群焉有不覆沒之理?
5、忽視蛋雞的肉用性能,所有的蛋雞都是肉雞,因此在蛋高峰后淘汰前,應該嘗試給蛋雞育肥。以我自己的雞為例,平均淘汰日齡360天,產蛋70-80枚,雞蛋平均售價1.8元/枚,基本可以抵消各項成本,淘汰雞平均售價80元,利潤就在淘汰雞這里。所以,無論籠養還是散養,淘汰雞的售價都是決定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6、盡管我現在的平育加自由放養模式比較小眾,但至少可以給同仁們一些啟示:
1)平育和自由放養有益雞群健康,什么藥物也比不上機體自身的免疫力和快速響應能力更有效。
2)保護環境,就保護我們自己。
3)不要抱怨社會為我們的產品出的價太低,因為這正是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不是嗎?我們不是一直在往質差、價廉、量大上使勁嗎?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