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肉雞在常規免疫后發病是養殖實踐中常遇到的問題,關于免疫后發病的原因業內已經多有論述,筆者不再贅述,這里與業內同仁分享的是免疫后發病的應對措施。. w9 \( C ]" w2 r+ b
就現有的多發病例來說,免疫后發病日齡多在3周齡以上,以呼吸道炎癥、大腸桿菌病、法氏囊病等居多。呼吸道炎癥是普通型傳支還是禽流感抑或是新城疫的呼吸道癥候?大腸桿菌病的治愈難度日益加大,該怎樣用藥而不至于形成藥物肝、藥物腎和病原耐藥?法氏囊免疫引起的法氏囊炎,要不要更換疫苗或再做一次?要不要干脆取消這項免疫而以卵黃抗體替代?這些問題在臨床上多有分歧,用藥也各自不同,但總歸是抗病毒(也有少數是支原體引起的)和抗細菌性的。
9 f6 ?* \0 `9 k T* \" M 首先,針對不同的癥候,及時用對癥的藥是首要應對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雞群的發病是由免疫及應激引起的,所用藥物是抗病毒抗菌一起上,不能只顧治療效果,還要避免產生大的副作用,如不能對剛剛做過的免疫有抑制作用;有促進作用最好,至少應該是與免疫呈無關作用,否則,就算一時控制住癥狀也得不償失,因為免疫的失敗或不全會接下來再度引發疾病。
! m- h$ A0 p, r0 m4 r 其次,因免疫起病大多與體內外應激加大有關,所用藥物要輔以平緩應激的配合藥物,如維生素C等。這比加大劑量用藥更科學。在臨床上,總是以加大用藥劑量來控制免疫后發生的大腸桿菌病,這誠然有其道理也有實踐效果,可是靠藥物強壓下的致病菌會越來越耐藥,這就只能在以后的治療時再度加大劑量,還破壞肝腎功能,加重機體應激,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用藥物來延遲雞群疾病的大暴發直至出欄并不是健康養殖應遵循的目標。機體在這種狀態下的應激應在用治療藥的同時給以平緩性藥物,以保障用藥的正效果減弱負效果。
+ X; o$ F$ h0 \$ @: f, H' E 舒緩應激的又一措施是在雞舍保持1~2個小時的暗光或閉燈,有的養殖戶認為雞群患病期間應促使其盡量多飲水、采食,于是就晝夜給光,這是會事與愿違的;患病的雞群應安靜休息好,才恢復的快。2 {' H/ z2 p3 h0 x$ I r, P. O
飼料中拌以豆油4~5千克/噸(稍加熱噴灑拌勻,連用5~7天。)有助于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這種吸收的增強就等于給雞群多添加了脂溶性維生素,而脂溶性維生素對患病機體的康復大有裨益。如,雞患呼吸道病時,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會增加2~4倍,而維生素A對呼吸道受損黏膜的修復作用、輔助抗病作用是很重要的。維生素D對鈣磷吸收的調節作用,在機體康復后的恢復性生長階段是不可少的。維生素E的營養調節和免疫增強作用,還有維生素K的凝血作用都是患病機體康復的必需因子。
+ E2 m* z; g, s% } 還有,3周齡以上雞的母源抗體大多消耗殆盡或很弱了,此時由于發病加上疫苗作用還有藥物作用,雞群體內抗體水平偏低或高低不齊是必然的,有的還會形成輕度的免疫抑制,要給機體以外界導入來提高體內抗體水平。這里所說的不是用促進免疫的藥物來幫助免疫效價的產生,也不是高免卵黃抗體——那是注入現成的抗體而不是注入后自身的提升,其體內存留期也短。這里說的提高體內抗體水平,是指直接攝入后就能提升機體免疫力的外界導入因子,如黃芪多糖和一些新型的生物制劑等。
; A( m* ?$ l; r4 c 應用清熱解毒中藥是又一應對措施。因免疫而發病,機體往往處于復雜的狀態下,一方面要在疫苗刺激下產生免疫反應,促進抗體生成;同時機體又處于強應激狀態,其負作用就是抗病力致弱或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就是由此引發的炎癥導致機體各項功能紊亂,干擾正常的生理代謝與平衡,而這樣的炎癥又必須用藥物來控制,藥物又會對肝臟的解毒和腎臟的排毒或多或少有阻礙作用,還擾亂肝腎的其他功能。這時的機體實際上是熱毒蓄積,被多種不良因素圍困。應用含板藍根、大青葉、連翹、雙花、黃芩等配伍的提純中藥制劑可以疏散熱毒,解除炎癥,通透機體表里。這樣,機體的多重雜項負擔減輕了,康復就加快了。' a. ]: i. ]: t6 }2 E% D* d0 j+ B
從理論上說,如果免疫后發病,勢必會干擾常規免疫的效價,因此應在病愈后及時補免;可在實踐中有很大一部分雞群是只要及時用對藥,病程不超過5天,就不必再度補免而直至出欄。有的地方則干脆過了21日齡就不免疫了,一律用藥物控制。這可能與肉雞飼養周期短有關,也與整個飼養周期不斷大劑量用藥維持有關。而從健康養殖和禁控藥藥譜增寬看,這未必是好現象。筆者以為,隨著健康養殖硬件和理念的普及,隨著疫苗和免疫技術的推陳出新,今后,免疫后發病的補救措施會以清熱瀉火、舒緩應激的提純中藥為主導,并且還會形成與免疫的同步應用,即不要等發病才應用,而是在每次免疫的前后階段性的投喂。這方面還有許多內容值得業內同仁探討和實踐。6 e3 h+ ?* V, l |% P2 b. D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