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葉干 本病多因長期、過多地飼喂粗糙干硬的飼料,如粉狀的 糠麩,未經充分磨碎的豆類,而且飲水不足,以至胃內水分損耗過甚,造成百葉燥結。此外,慢性胃腸積熱、前胃遲緩等疾病也可繼發。 一、診斷要點:初期鼻鏡干燥。被毛豎立,干 枯無光。食欲、反芻減少。大便干硬色黑。后期反芻停止,口色灰白,鼻鏡干裂。觸診,特別是叩擊重瓣胃部位,常引起疼痛不安,磨牙。聽診重瓣胃時,蠕動音極弱或完全消失。大便干黑,糞球小如算盤珠,甚至沒有糞便,糞球上附有粘液及少量血液。心跳緩慢。肛門內溫度高而耳朵和角的溫度低。有時伴有瘤胃遲緩或慢性周期性鼓氣。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預防在于平時加強飼養 管理,發病后治療方案如下: 方案一、禁食1—3日,飲服口服補液鹽或給予少 量容易消化的多汁飼料; 方案二、肌注開胃誘食針; 方案三、灌服消積導滯、逐水通便的中藥:當歸 60、大黃40、厚樸40、枳殼40、郁李仁30、蘇子80、香附子40、玉片20、炒萊菔50、二丑30、神曲50、山楂50、地榆30、芒硝150、石蠟油500ml。 方案三、豬油1000克、蘿卜250克、胃腸活兩袋。 先將蘿卜熬好,加入煉化的豬油,調入胃腸活,灌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