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病癥狀:
急性型多發生于15日齡左右的雛鵝,患病雛鵝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羽毛松亂,頭頸縮起,閉眼呆立,離群獨處,不愿走動,行動緩慢;雖能隨群采食,但所采得的食并不吞下,隨采隨丟;病雛鵝鼻孔流出漿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圍,病鵝頻頻搖頭;進而飲水量增加,逐漸出現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黃色的水樣稀糞,常為米漿樣渾濁且帶有氣泡或有纖維狀碎片,肛門周圍絨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變暗(發紺);有個別患病雛鵝臨死前出現頸部扭轉或抽搐、癱瘓等神經癥狀。據臨床所見,大多數雛鵝發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為2-3天,隨患病雛鵝日齡增大,病程漸而轉為亞急性型。
如何預防:
小鵝瘟主要是經過來自疫區的漂蛋和雛鵝而傳播的,因此對漂蛋、雛鵝及所用的配備,都要嚴加清洗、消毒。嚴正節制引進來自疫區的漂蛋和雛鵝。據調查統計,目前農戶養鵝一般都沒有進行免疫接種,為防制本病的發生與風行,在孵化過程中必需做好消毒工作,另外最好從非疫區無疫情的鵝群中引進種蛋,不同地域種蛋和雛鵝不得混孵或混群,以避免感染發病。
對當地收購的種蛋要采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孵化育雛的工具、房舍應徹底消毒后才能使用。剛出殼的雛鵝不要與新引進的種蛋或成鵝接觸。
預防:使用碘制劑的消毒藥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對于發病的鵝群及時隔離。
治療方案:
處于潛在感染的鵝群使用:(英國意康生物)鵝瘟清
預防:出殼1~2天的雛鵝,每只皮下注射0.3毫升,保護率達95%左右;
治療:7日齡的雛鵝每只注射0.5毫升,15日齡的雛鵝每只注射1ml,成鵝注射1ml。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