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山羊的優喂及防疫管理.黑山羊如何優化飼養?農村養羊,并不只是普通按部就班的放養就行了,面對于高質量的肉用黑山羊原材料,黑山羊達到瘦肉型生產的目的,我們必須要做好優化飼養管理,在放牧的同時,加強補飼。重點要做到“一促、二控”。“一促”是:生長早期,足量投飼能量飼料,促肉、骨生長,主要是以紅薯、玉米等淀粉主含量飼料,混以高蛋白飼料,特別要注意充足蛋白質飼料的供應。因為黑山羊瘦肉中蛋白質高達22.6%,其主體是飼料中粗蛋白轉化的結果,所以一般在黑山羊的生長過程中,要分階段投飼適量的蛋白質飼料。“二控”是:生長后期抑制能量飼料投放量,一般不超過總食量的80%,控制脂肪沉積,可提升瘦肉率含量。在做好優化的同時,養黑山羊還要加強疾病防治,養殖黑山羊少不了防疫,在農村對小型黑山羊養殖場來說,免疫也要規范化、科學化,這在今后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偉艷黑山羊基地梁猛總結了關于養殖的四個規范:一是規范設施設備,堅持科學設計、科學預防為主;二是規范防疫程序,堅持正規防疫;三是規范黑山羊源防病,堅持自繁自診;四是規范出欄防病,為黑山羊創造良好環境。養殖黑山羊要采取科學的消毒方法,不但要定期消毒,用足用藥量,而且要多種消毒藥、殺病毒與殺細菌的消毒劑交替使用,才能達到消滅多種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有條件的要用紫外線消毒,還要嚴禁閑人及貓、狗和鼠類等動物入內。“環境”是羊場疾病防控的重要因素,黑山羊要生長好,就要有好的生長環境,適宜的生活環境下飼養的黑山羊,其機體抵抗力會增強,這能減少疾病的發生率。不良的環境可直接導致疫病的發生和傳播不良的環境應激會造成黑山羊疫病的暴發。不良的環境和應激是口瘡病、腐踢病、痢疾,呼吸系統疾病,寄生蟲病等病發生的先決條件,所以“環境”也是黑山羊養殖疾病防控的重要因素,黑山羊飼養戶應重視其飼養的環境,給予黑山羊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