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大家提及到飼料企業的質量管理時,首先想到原料分析和評估,其次是飼料營養水平設定,還有配方的制作和設計,但是有一個環節卻容易被大家忘記,就是“飼料制造”。目前國內唯一獲得美國認證協會認證“全球認證質量總監”,從事飼料加工生產十余年,飼料加工工藝細節探索的癡迷愛好者——商嫣娣女士將其總結為飼料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的易忘點和質量控制的難點。
總體來說分成4個部分
1 生產過程的殘留管理;
2 生產環節中的不均勻風險的控制;
3 不“經意”調整配方設計的關鍵點的管理
4 產品質量穩定參數的正反向監控。
如何實現生產過程的“0”殘留管理
如下圖所示,分成:
生產控制.webp.jpg (122.28 KB, 下載次數: 1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 17:06 上傳
1 生產的排序和生產線的清理(雖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再次強調一下);
2 前后袋(頭尾包)的留存和管理;
3 生產線的設計和傳送裝置的選擇;
4 單批次的投入產出的管理;
5 分配盤的檢查和清理;
6 提升機底部的檢查和清理等。
能夠引起生產線殘留的點也許還有很多,本次演講只想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更多思考和管理經驗的實踐,從而讓我們在吃青菜豆腐湯的時候上面不要飄著上批生產的宮保雞丁的花生米。
不“經意”調整配方設計
如果生產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點沒有管理得好的話,優秀的配方設計也不一定會生產出好的產品;當接到客戶抱怨的時候請先不要去批評配方設計出了問題,也許是生產過程中重要環節沒有管理好的結果。相對“粗糙”的制造環境下,很多時候我們的生產品管人員“不經意間”就把配方在車間里更改了。
“不經意”調整配方設計的質量管理易忘點:
1 電子配料秤的不準確稱量;
2 中心控制系統中的輔助配方設計;
3 完整配方的現場拆分。
4 手工添加和配料的誤差。
(來源: 博亞和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