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豬場中最重要的就是豬只的健康,養豬者都知道有豬尾巴,但豬尾巴的功能知道尚少,下面略談豬尾巴的功能,僅供參考。
1.生長快慢的標志。凡是豬尾巴粗而短的,都比細而長的長的塊,體格健壯。
2.防病治病。豬體發熱時,可用針刺破尾尖,放出少量的血,促進血液循環,起到散熱化瘀,降低體溫的作用。
3.鑒定豬體內有無寄生蟲。根據豬尾巴根部有毛無毛,或多或少,可以判斷豬體內外有無寄生蟲,有寄生蟲者,肛門奇癢,屁股在墻角擦癢,尾巴根處毛被磨光。
4.保護外陰部。母豬發情時,舉尾接受公豬的配種,平時豬尾巴不舉,起到保護外陰的作用。
5.健康病態的標志。健康豬,尾巴左右擺動不停;病豬,尾巴下垂,停止擺動。
6.鑒定豬腸胃好壞。豬尾巴上有稀干糞,說明豬拉稀,消化不良,豬尾巴上干凈,消化正常。
7.驅趕蚊蠅多,豬尾巴來回擺動,可以驅趕叮咬后軀的蚊子蠅虻,保證豬的正常采食、休息,避免寄生蟲、病菌、病毒的侵害。
總結以上:仔豬營養和健康狀況全寫在小尾巴上了,一看小豬尾巴皮紅毛亮(黑毛者看豬皮,粉嫩剔透),走動時小尾巴時時輕搖、動作輕盈利索,這是營養良好、身體健康的表現。如果尾巴下垂、擺動無力,表皮粗糙、皸裂甚至結痂,尾毛焦黃,這是營養不良的預兆(此時腰背部的皮膚癥狀尚未表現出來)。有經驗的養豬人會從仔豬尾巴的表現得到諸多重要信息,以便對飼養方法及時進行調整。
另外仔豬咬尾 剪掉尾巴真的解決問題嗎
自從西方發達國家開始集約化養豬以來,由于高密度監獄式養豬,仔豬在應激無奈之下普遍發生咬尾惡癖。可悲的是西方所謂的工廠化養豬對咬尾只會治標不治本。他們居然發明了剪尾鉗,把剪尾工藝作為指定的工藝流程。尾巴剪掉以后,沒有豬尾巴產品了,西方人也不在乎,反正人家不吃這些下料。可是,剪掉尾巴以后問題絲毫沒有解決,尾部形成潰瘍者居多。
此外,有惡癖的仔豬開始發起第2輪進攻,開始咬耳、咬頭,怎么辦?把耳朵和頭也剪掉?經過20—30年束手無策,西方的集約化養豬者才悟出這種掩耳盜鈴和刻舟求劍的致殘工藝是何等的愚昧。看看現代西歐的集約化養豬在廢除了限位欄的同時也廢除了剪尾。我們中華民族的養豬有著舉世無雙的歷史經驗。
適合中國的養豬技術
我們在吸收歐美現代養豬技術的同時也要掂量掂量這些洋玩意,哪些適用于中國,哪些不適用于中國,哪些根本就不如中國的傳統技術。對剪尾洋工藝能看透的叫做醒悟,能辨證分析治理咬尾的叫做覺悟,只會跟著洋教條繼續剪尾的叫做執迷不悟,因為仔豬咬尾是仔豬用它的肢體語言告訴我們:豬場里必有豬舍結構、清潔衛生、飼料營養、霉菌毒素、體內外寄生蟲、豬群密度和組群模式、溫度光線、風速濕度、缺乏玩具等問題,可能是上述問題之一,也可能是幾個問題的組合。
錯誤的就要糾正
這是在催促我們去發現和檢討我們工作中的失誤。當我們把工作中的錯誤糾正,短板加長,程序捋順時,仔豬自然而然不會去咬尾了。何必剪尾?留下這條肉體信息指揮棒是明智之舉。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