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養豬的最佳季節,如果這個時期把握得當,不僅豬只生長迅速,而且還可以節約飼養成本,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使養豬成本減少,提高經濟效益。具體養豬技術如下:
一、改良環境、合理通風、保溫 保持豬舍溫暖、干燥、通風,搞好豬舍衛生,經常對豬圈消毒,消除病菌的生存環境,是搞好春季養豬的重要環節。豬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尤其是仔豬的體溫調節機能尚未發育完善,體表沉積脂肪少,抗寒能力差。而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晝夜溫差較大。所以保持豬舍溫暖、環境干燥潔凈、空氣清新,創造一個有利于豬只生長發育的環境顯得尤為重要,畜舍內噴灑環境微生態改良劑—護舍安,有效的減少疾病發生,除氨、促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
二、加強防疫、注重營養 春季要嚴防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豬只的免疫注射。一旦發現疫病,要嚴格封鎖、消毒,強化預防注射,按要求處理好死豬尸體。如果周圍地域發生了疫情,除搞好豬舍消毒外,還應嚴格禁止外來人員、車輛進入豬場,自己的車輛、人員從外疫區回來后要徹底消毒。
營養水平的高低對豬的健康也有重大影響。營養均衡的供給,滿足豬群生長繁殖營養需要,保證豬有一個較好的體況,能有效提高豬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在生產中應按豬不同的生長階段,科學地投飼不同營養標準的日糧,并根據豬體重、采食情況的變化等適時調整日糧配方,日糧中添加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奧得曼A,額外補充豬群的抗病營養,增強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有效解決豬群的亞健康,減低發病率,提高生產成績,增加養殖效益。
三、 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 仔豬的飼養管理必須慎重,因為仔豬缺乏先天免疫力,體溫調節機能和消化功能不健全,在氣候多變的春季,飼養管理稍有差錯,極易引起仔豬患病,甚至大批死亡。因此,要改善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保持乳房的清潔衛生,保證母乳的質量,做好開食、補飼、旺食的三個環節,使仔豬平安渡過初生關、補料關和斷奶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