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仔豬腹瀉是集約化養豬生產條件下的一種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目前最嚴重的仔豬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據調查,仔豬因腹瀉死亡占仔豬死亡總數的39.8%。30kg以下的仔豬,全年平均發病率46.5%,死亡率10.3%。乳仔豬腹瀉在養豬業危害中居首位,嚴重威脅著養豬業的健康發展,導致飼料報酬率較低、仔豬成活率下降、生長緩慢、生長發育停滯(即所謂的僵豬),甚至死亡,從而給現代養豬也帶來巨大的損失。 引起乳仔豬腹瀉的原因雖然復雜,但不外乎三大因素所導致,即飼養管理問題(如溫度、應激等),基礎營養因素(蛋白偏高或能蛋比不平衡、營養素缺乏等)、疾病(細菌或病毒等導致)。因此,針對不同因素導致的腹瀉要采取不同的針對措施來控制仔豬腹瀉、提高仔豬成活率,提高養豬效益。 環境應激等因素是造成乳仔豬腹瀉的一大原因 仔豬由于自身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及其酶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對各種應激因素如斷奶后母仔分離、食物變化、伙伴變化、環境及其溫度、濕度的變化等非常敏感,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最終導致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腹瀉。病仔豬排水樣或鴨糞樣稀糞。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原因例如哺乳母豬換料或患病:哺乳期間的仔豬主要通過母乳獲得營養,哺乳母豬換料和患病會直接影響乳汁的成分和品質,從而影響仔豬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