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夏季養殖對養殖戶來說是很頭痛的事,在夏季要時時刻刻關注養殖雞舍內的溫度,但是每年的夏季和秋季也是讓養殖戶頭痛的季節,夏季換秋季是雞舍或者雞群通風管理的過渡性季節,華中很多地方白天的氣溫可能高達27℃-28℃或者更高,然而到了夜晚溫度經常會下降到10℃以下,像這樣從15℃-20℃以上的溫度波動常常使家禽管理人員感到這樣的季節條件要想管理好雞舍通風確實比較棘手。而且,這樣的晝夜溫差變化也會在其它季節經常出現,特別是在南方某些地區冬季也經常出現這種現象。
換季時養殖戶也不要驚慌應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通風方法,使其平穩過渡。由于外界溫度對雞舍內部及通風的管理影響很大,所以在氣候多變的情況下,為了使雞舍內溫度保持穩定,使雞群處于最佳的生長環境,養殖戶對通風必須保持高度關注。有時在一天中經常需要把適用于白天高溫的通風方式轉變成晚上適用于低溫條件下的通風程序,然后第二天早上又要變回來,如此往復循環。所以,對于養殖戶來說,認識與掌握這種轉變的最佳時間以及使其平穩過渡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在換季時做好通風也是很有必要的,可安裝武漢華牧HM10+智能設備,利用農業物聯網在冬季換氣是要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通風保持雞舍內的溫度,提升飼料的轉換率,在夏季降溫時合理的截面風速提高雞舍的風冷效應提升雞群的生產效率在夏季通風時如果截面風速建較大時,到雞舍內負壓較大,可以調整為雙縱向通風系統。
通風的目標是保持雞舍溫度處于合理范圍內,充分發揮雞群的生產性能。下例圖表說明了商品肉雞獲得最佳生產性能(料肉比和體重)對溫度的要求。看下圖可以看出,雞群日齡越小,溫度越重要,但是雞群的通風量應隨著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變化,以滿足雞群的實際需要。
圖片3.png (5.83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8 10:00 上傳
在有風速的情況下,雞只的感覺溫度是有變化的。縱向通風適用于夏天高溫季節,它產生的風冷效應能使雞只的感覺溫度比實際溫度下降6℃-8℃度,如下圖。在氣候多變的季節,當白天溫度達到27℃-28℃或以上時雞群通常需要進行縱向通風來降溫,但是隨著下午或晚上外界溫度下降到21℃或者更低時,繼續采用縱向通風會對雞群造成不良影響。炎熱季節縱向通風產生的風冷效應是我們所需要的,但是在外界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因繼續采用縱向通風而嚴重損害雞群生產性能的情況也是必須要避免的。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既要通過通風排出雞舍內多余的熱量,又不能使冷空氣直接吹在雞只身上而造成冷應激,這樣對通風的管理要求更高。一般在雞群本身的不同生長階段以及氣候多變時容易出現種情況,比如雞群從育雛階段轉到下一生長階段時保溫和通風處理不當這就很容易造成上述影響。
圖片1.png (5.73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8 09:59 上傳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改變通風方式,通過安裝在雞舍末端的排風扇進行排風,關閉雞舍前端為縱向通風而設計的進風口,并使空氣從雞舍側墻上方的進風口進入雞舍,這樣的話,既能保證新鮮空氣進入雞舍,又能避免進入的冷空氣直接吹到雞只身上。
這種相對較新的通風方法就是所謂的“過渡期通風”,如下圖,其優點是能在溫度上下波動比較大或內部環境變化較大的情況下進行良好的通風。進行這樣的通風時,我們可以關閉雞舍前端為縱向通風而設計的進風口,開啟一半或較少的風機讓新鮮空氣從雞舍側墻上方的進風口進入。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進行有效的通風又能改善雞舍內空氣均勻混合,而且避免雞群受到冷應激。
圖片2.png (280.71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9-8 09:59 上傳
從冬季經常采用的最小通風管理模式到“過渡期通風”管理方式的這種轉變,可以通過恒溫控制器結合定時鐘來控制運行,此時風機應根據需要隨時進入啟用狀態。為了使雞舍的環境能得到有效控制,雞舍側墻上方進風口狀態的控制非常重要,進風口開啟大小、方向及數量應根據風機開啟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為了能達到最有效的控制,最好采用自動控制系統。
為避免因系統故障而造成損失,所有的控制系統應進行良好的維護和管理。管理人員應及時而負責地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控制雞舍內的環境,必須密切注意雞舍內外的溫度變化以及雞群的變化情況來確定改變通風方式的最佳時間。
養殖戶注意“過渡期通風”填補了冬季最小通風和夏季縱向通風之間所存在的缺陷,有效地解決了過渡季節既要對雞舍進行通風降溫又要避免雞群受冷應激的矛盾。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