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雞舍建設,雞舍內要保持適當的通風換氣量及氣流速度,對于控制舍溫、排除雞體呼出和排泄的水分、清除有害氣體以維持空氣新鮮、無賊風的環境,這些問題都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給即將養殖的養殖戶們雞場內的建設的要求有哪些條件:
1.蛋雞雞場建設基本結構要求
農村養雞專業戶所建雞舍的長度,應從實際出發,根據擬建雞舍所處的地勢、地形,以能滿足飼養計劃的要求,方便管理為準。一般從地面到屋檐口的高度為2.5米左右,舍內中部的高度不應低于4.5米,雞舍跨度一般根據屋頂形式、內部設備的布置及雞舍類型而定。開放式雞舍,一般以6—9米為宜;密閉式無窗雞舍,跨度可達12—15米。
平養雞舍一般采用單坡式屋頂或雙坡式屋頂。屋頂最好設置頂棚,填充稻殼、鋸末屑等,以利隔熱。屋頂兩側下沿,應留有適當的檐口,以便遮蔭擋雨。雞舍地面要高出舍外。農村簡易雞舍,如為沙質或透氣性良好的土壤,可用自然地面養雞,但在雞群轉出后,應鏟除一層舊土,重新墊上新土并消毒。
2.蛋雞雞場建設雞舍的類型
飼養60一150日齡的青年雞。育成舍分平養育成舍和籠養或網養育成舍。平養育成舍要求采光良好,空氣新鮮,有運動場(面積是室內面積的1倍以上),冬季有溫保措施,夏季可以降溫防暑,雞舍有遮光設施。室內一側置放棲架、飲水器、料槽,使其等距離分布于舍內,同時在向陽面的一邊開一個高160厘米、寬70厘米小門,門外設置鋪有沙子的運動場。一般的普通雞舍均適合于飼養綠殼蛋雞,雞舍也可因地制宜用閑房或搭置簡易棚舍。
飼養150日齡以上的綠殼蛋雞。有平養、混合地面養、籠養等三種形式。平養雞舍。種雞飼養在放有墊料的地面或網上,根據育種需要用柵網把種雞隔成小群,每平方米養4-6只。平養雞舍設小窗,距地面50厘米左右設自由出入口,外設欄桿圍成運動場。
3.蛋雞雞場建設基本要求
雞舍應有良好的保溫防暑性能。冬季溫度低于5℃,雞采食量增加,而飼料效率及產蛋量卻下降。夏季氣溫高于29℃,雞的產蛋量、蛋重、飼料效率及蛋殼厚度均下降。一般認為種雞合適宜的溫度范圍為10—23℃,肉雞舍21—26℃。建造雞舍時,只要選用保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加厚北墻厚度,屋頂吊裝頂棚,即可取得保溫防暑的效果。
蛋雞養雞場建好后可以在雞舍內安裝蛋雞養殖全自動化的設備—華牧10+環境監控系統控制器,自動化的體現在于例如:只要設定一個下限溫度(如室內溫度23℃),高于此溫度即自動打開風機,反之則關閉風機。這種方法既簡便易行又經濟實用,完全杜絕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延時開、關,及夜間飼養人員休息后無法及時通風的現象。
開放式雞舍在冬季如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可使雞舍溫暖、干燥,并能消滅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利用自然采光的雞舍,首先要選擇好雞舍的方位,以朝南向陽為好。其次,窗戶的面積大小要恰當,種用雞舍窗戶與地面面積之比以1:5為好,肉用雞舍可相對小一些。密閉式雞舍要給予強度合適的人工照明。一般雞舍內在雞群活動的地方,照明強度5—10勒克斯為宜。
為了提高消毒效果,墻面要光滑,要有水泥地面和墻裙。雞舍的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跨度小的平養雞舍,常將通道設在北側,寬約1.2米;跨度大于9米的雞舍,通道一般設在中央,寬約1.5米,根據飼養方式(平養或籠養)和飼養密度來確定。如平養綠殼蛋雞,60日齡內每平米20只,60—150日齡每平米10只,種雞每平米5—6只。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