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伴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現代化飼養管理是各個大中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飼養肉種雞也不例外。在肉種雞的生產過程中,常出現產蛋率高峰后過快下降的現象,從而導致種蛋單位成本增加,對種雞場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所以在產蛋期只有讓種雞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產蛋下降趨勢,才能夠產出更多的合格雞蛋。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原因及預防蛋雞產蛋下降的措施。
1、蛋雞的生理特性
在正常條件下,蛋雞的產蛋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按照產蛋量的變化可分為產蛋前期、產蛋高峰期和產蛋后期。產蛋前期為開產到產蛋率達80%的時期,通常持續1~2周,蛋雞表現為產蛋無規律,所產蛋形態異常,但產蛋率有較快增長。當蛋雞產蛋率高于80%以上時即進入產蛋高峰期,產蛋率2~3周即可達到90%以上,通??沙掷m10~20周,產蛋最高峰時,產蛋率可達到97%。產蛋高峰期,母雞產蛋所需營養迅速增加,往往會迅速消耗母雞自身的營養儲備,引起雞體逐漸消瘦。隨著產蛋率平穩下降,當產蛋率回落至80%以下,產蛋高峰期結束。產蛋后期指產蛋率在80%以下至雞淘汰階段,該時期持續時間很短,蛋雞的產蛋量迅速下降,蛋雞攝取的營養物質又逐漸轉入體內儲備,腹部出現脂肪沉積,產蛋機能受到抑制。
2、產蛋量下降的原因
個體因素。蛋雞苗的優劣對于日后蛋雞的產蛋率有直接影響。在一些不正規無孵化資質的孵化場選購的蛋雞苗,其孵化質量無法得到保障,而且對提供蛋源的種雞場白痢凈化以及防疫情況更是不了解。育成雞的階段飼養情況也關乎著日后產蛋率的高低,養殖戶不重視育成雞階段的飼養管理,飼喂營養水平低的廉價飼料,育成期雞的死亡數多、育成雞整體均勻度及體質差、體重不達標都會造成育成合格率下降,對日后蛋雞的產蛋性能造成很大影響。
飼養管理因素。飼養管理情況對于蛋雞群的產蛋率有較大影響,飼養管理不當常會導致蛋雞群的產蛋率下降。一是日常飼喂供給不足,飼料品質不佳、適口性差,日糧中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缺乏,都會造成蛋雞營養成分攝入不足,致使產蛋能力下降;二是管理不到位,雞舍通風不良,特別是在換季的階段,為了達到保溫的目的而關閉所有通風口,致使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含量增大,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導致產蛋率下降。夏季雞舍內溫度高,濕度大,如通風不良,會引起產蛋雞中暑,造成產蛋量下降。突然停電或者改變原有光照時間及光照強度,也會對產蛋量造成影響。環境溫度過低,雞群受冷引起脫羽,產蛋停止,環境溫度過高,雞的采食量下降,攝入營養不能滿足其需要,引起產蛋下降。當環境濕度高于70%或低于45%時,對于雞群的產蛋量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濕度過大會阻礙雞體散熱,嚴重影響產蛋。獸藥代理 1866.tv
疾病及防治因素。疾病因素也是導致蛋雞產蛋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一些臨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病和營養障礙性疾病等,都可引起產蛋雞產蛋量突然下降,如雞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傳禽霍亂、沙門氏菌病、球蟲病等。當對上述疾病進行臨床治療時,應用的磺胺類、抗生素類、激素類等藥品會對蛋雞的產蛋機能起到抑制作用。另外,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時,采用的免疫程序不合理,引起免疫不良反應的發生,會引起產蛋量下降。
3、防控措施
做好選育關。在選擇品種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應當地飼養條件的品種,購買雞苗時,要在正規、飼養管理條件良好,并且具有種雞生產資質的孵化場或正規的種雞場來選購。改變觀念,重視育雛和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育雛階段要提供優質的營養豐富全價飼料,以培育出優質健壯的雛雞。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