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1年6月6日以來,長春市新立城鎮大南屯村的“牛奶河溝”不斷擴大。 全村9家奶牛養殖戶,共計120多頭奶牛,在最近的幾天里每天要倒掉近1500斤牛奶,到如今已經倒掉了上萬斤牛奶。倒掉牛奶不僅惹來了鄰居責難,更讓大南屯的奶牛養殖戶一籌莫展。李大偉作為村里奶牛養殖戶的組織者,很無奈地告訴記者,家里的冰箱、冷柜都已經放滿牛奶,如果還沒有人收奶,只好繼續倒掉。 李大偉告訴記者,他是從2006年開始養殖奶牛的,后來慢慢成為了村里幾家養殖戶的組織者。起初,大南屯養殖戶的牛奶是由吉林省廣澤乳業的奶站進行收購的,但自從去年9月份開始,原來廣澤乳業奶站搬遷,轉由當地的另一家奶站收購供給吉林省金財乳業。不久之后,金財乳業被長春新高食品有限公司收購,近期奶站又將牛奶供給另一家企業。 然而自本月6日開始,這家奶站以鍋爐故障為由暫停了收奶,李大偉表示,鍋爐故障只是借口,奶站不收奶是因為廠家不再收奶了。 為什么廠家會突然停止收購牛奶?上述奶站的負責人王先生向記者表示,現在的散奶沒廠家收購,因為散奶衛生不合格,奶質不達標。王先生表示,企業不收奶,奶站收了奶也沒有地方送,現在他打算轉行了。 不過經吉林長春市牧業管理局方面與吉林廣澤乳業協商,廣澤乳業稱將盡快完成對大南屯散戶牛奶的收購,目前正在協調相關單位和資源。 為求質量拒收散奶? 根據李大偉的介紹,奶站最近一段時間是在給吉林某企業供奶,但幾經周折,記者卻始終未能與這家企業原料奶采購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 隨后,記者從新高食品公司奶源采購部門負責人尹先生處獲悉,由于散戶的牛奶質量沒有保障,為了防止出現“抗生素奶”、“摻假奶”等問題,新高食品公司對于散戶的牛奶也是不收購的。 尹先生表示,企業和奶站或是農村合作社合作,也要符合管理規范,所合作的單位要有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奶車準運證、生鮮乳交接單、營業執照等資質,不能提供以上證照的一律不予合作,散奶則更不能收購。 對于當前的倒奶事件,尹先生表示,農戶散養的奶牛,到了夏天由于通風不好、飼料跟不上等原因,很容易出現生病、奶質下降的情況,這樣的奶,奶企肯定不會收。這對散戶的沖擊會很大,如果奶農自己又消化不了的話,牛奶就只能倒掉。 據透露,進入6、7月份,奶業市場銷售比較清淡,各個廠家也會對牛奶的收購價格適當降低,這會使散戶降低奶牛的飼養成本,飼養成本降低了,奶質也會下降。為了保證質量,廠家主要會從簽約的大戶處收奶,既保證合作單位的利益,也保證牛奶的質量。 長春市牧業管理局畜牧處處長劉海章也向記者表示,此次倒奶事件,主要是因為金財乳業被新高食品公司收購后,對于原來就沒有簽合同的散戶牛奶不再繼續收購,大的乳品企業對散戶的牛奶質量不放心。加上當前處于乳業的淡季,收購的企業又少,所以出現無人收奶的情況。 此外,劉海章也表示,如果是在旺季,還會出現很多企業集中搶奶的現象,管理部門還得進行一些限制。在當前的情況下,只能與當地的乳企協商,盡量解決這一問題。 對于以上說法,乳業專家王丁棉卻有不同的看法。 王丁棉表示,在當前的管理政策上并沒有作出拒收散戶牛奶規定,最少到目前為止沒有。有關發展綱要的指示是鼓勵規模化養殖,并沒有說不讓散戶養殖。至于乳制品企業的淡旺季的問題也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最淡的時候已經過去,旺季還沒到來,現在只是一個中間時段。 王丁棉認為,出現倒奶事件主要是因為奶企能源成本、運輸成本、包材成本、加工成本等各項成本有所增加,同時終端價格的調控讓企業不能隨便提價,企業無法內部消化增加的成本,只能找出口轉移成本壓力,減少收購量壓低收購價格,把其他方面的高成本轉移到奶農身上去。 三個辦法解決當前問題 為解決當前的問題,劉海章向記者表示,已經向散戶提出了三個解決辦法:第一,由散戶組織一個合作社,申報后可以由當地畜牧管理部門進行審核批示,然后以合作社形式管理向乳企統一供奶;第二,介紹當地一些養牛大戶來買牛,從而減少產奶規模,降低損失;第三,與吉林的廣澤乳業進行協商,由廣澤乳業將散戶的牛奶進行收購。 劉海章向記者介紹,長春目前奶牛養殖分為新奶牛養殖區和就老奶牛養殖區,新奶牛養殖區一開始就建成了現代化的榨乳站。而老奶牛養殖區,則很難進行現代化的建設,只能逐步進行改善。 劉海章表示,根據國務院《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的精神,應盡量減少散戶養殖的數量,杜絕奶源的安全隱患。目前,大南屯的散戶應該以集資的形式,建設一個規范化的奶站,改變當前人工擠奶的現狀,企業不收散戶的牛奶并不能完全埋怨企業。 對于劉海章所提的三個辦法,廣澤乳業的負責人李金生也向記者表示,廣澤乳業會盡快完成對大南屯散戶牛奶的收購,目前正在協調相關單位和資源。此外,李金生也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并不允企業收購散奶,現在收購還需要牧業管理部門的批文。 來源:每日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