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產品行情的波動,受原料成本影響較大,目前玉米淀粉行情有所回暖,酒精行情依然不很樂觀。2016年9月1日起,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將恢復至13%,短期看其影響有限,長期看仍會對出口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出口退稅政策恢復 近日,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恢復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通知指出,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9月1日起,將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復至13%。 據了解,從2009年6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國家對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率已調整過4次。“此次對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彰顯了國家調控玉米市場的意圖,符合對玉米去庫存的初衷。同時,有助于穩定國內玉米及其副產品的價格。”分析師王衍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玉米淀粉作為玉米深加工最主要的板塊,其產能過剩與需求嚴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了玉米淀粉生產利潤的下降以及社會庫存量的攀升。“尤其是本年度隨著玉米政策導向性影響減小,玉米深加工企業困難重重。”王衍美指出,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玉米淀粉的供應壓力,“以目前玉米淀粉的價格來看,政策調整后出口成本將下滑220~260元/噸。”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6月玉米淀粉出口退稅率上調后,2010年玉米淀粉出口量出現了小幅增長。但好景不長,2010年7月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后,之后的5年里玉米淀粉出口量持續下滑,年均下滑155%。2014年底出口退稅政策恢復后,玉米淀粉出口量恢復至7.38萬噸,同比增長40%。盡管玉米淀粉出口增減幅度較大,但實際出口量偏低,歷史出口數據中最高出口量為45萬噸,僅占我國玉米淀粉總供給量的4%左右。“這也說明了玉米淀粉出口退稅率的提高,難以對國內玉米及其副產品玉米淀粉的供求面產生明顯影響。”但是,王衍美進一步分析稱,從目前玉米市場局部供應偏緊方面看,對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挺價心態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盡管我國玉米淀粉出口總量有限,但國際上需求缺口依舊存在,尤其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進口量較大。王衍美認為,山東、河北等地部分企業前幾年已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此次出口政策的調整將大幅降低這些企業出口成本,是其增加海外銷路的良好契機。 玉米淀粉行情回暖 日前,華北地區玉米價格不斷上漲,據統計數據顯示,山東濰坊地區深加工企業14.5%水分玉米掛牌收購價為1840~1980元/噸,濱州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1820~1940元/噸,其價格高點周環比上漲100元/噸,而河南汝州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達到1860元/噸,周環比上漲20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