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業內人士指出,不只是玉米酒精需求不佳,整個酒精市場的下游需求普遍不好。由于酒精市場產能過剩問題較嚴重,今年以來酒精市場行情已處于近幾年的歷史低位,酒精廠家開工情況也是差強人意。不過,最近玉米酒精價格有所上漲,企業的開工率隨之有所上升。 出口方面,據了解我國酒精的整體出口量較少,與全年500~600萬噸的消費量相比,今年1~6月份未改性乙醇出口量約9901噸,去年全年出口量也只有1.99萬噸左右。 林美杰分析稱,我國的玉米酒精出口并不占優勢,主要是因為其價格高于美國等國家。“我國的玉米價格在收儲政策影響下一年比一年高,因此玉米酒精的價格也偏高。雖然今年玉米價格有所下滑,但仍高于美國等國家,玉米酒精的出口并沒有取得核心競爭力。” 那么,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否會對玉米酒精的出口帶來一些利好影響呢?林美杰認為,短期來看,因為具有出口資質的企業較少,玉米酒精的出口量不會有太大變化;長期來看,玉米價格市場化后,玉米酒精的價格也會隨著下滑,或將有利于出口。 摘自:新農村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