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數據統計,本輪豆粕價格上漲始于4月中旬,到目前已經持續1個月。具體來看,當時價格在2400元/噸左右,自此之后,已經連續上漲了4周多,而到了5月11日,豆粕價格已經突破2800元/噸大關,而12日國內油廠豆粕報價普遍上調100-180元/噸,大部分上漲150元/噸,漲幅非常之大,從2400元/噸到2900元/噸,豆粕在1個月的時間上漲了500元/噸,上漲幅度超過了20%,超過同期豬價上漲幅度。
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首先從供給上看,近幾個月國內大豆進口量偏高,港口大豆庫存充裕,而后期進口量仍維持較高水平。海關數據顯示,4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707萬噸,較3月增加97萬噸,較去年同期則增長33.1%;1—4月大豆累計進口2333萬噸,同比增加237萬噸。然而,目前港口大豆庫存為672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另外,根據船期統計,預計5—8月大豆累計進口量將達3130萬噸,而目前港口大豆油廠開工率維持在50%以上,部分油廠豆粕庫存一度出現脹庫,停機情況頻繁出現。
5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5/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預估為10886萬噸,下調近122.5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為5650萬噸,下調35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預估為9900萬噸,下調100萬噸。由于南美大豆產區前期的降雨天氣影響,USDA下調巴西及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這將導致市場擔憂全球大豆供應數量減少。
在豆粕價格從4月20日起震蕩運行了半個月后,因巴西大豆裝船順利,已經運出很大一部分;阿根廷的大豆產量減少及質量下滑,這使部分需求轉至美國。USDA報告借機下調南美大豆產量及本國舊作大豆的庫存預估,這利于美豆價格的上漲。之前,就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國內豆粕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是因為美豆的盤面上漲,進口大豆成本上升,讓國內油廠都看好國產豆粕價格。
再從需求端來看,目前,豬肉價格一路飆升,國內生豬養殖在較高效益的驅使下逐漸發力,養殖戶的生豬補欄意愿較強導致仔豬價格偏高,居然出現了用肉用母豬及不達日齡體重標準的后備母豬繁殖,這將進一步導致生豬存欄的增長。在生豬存欄增加及水產養殖需求帶動,豆粕飼用需求也逐步增加,有利于豆粕價格的上行。
綜上所述,本輪豆粕上漲的原因除了美豆的期貨炒作之外,還包括需求的增加,進口替代品的價格上漲,以及市場主體的挺價,這些都成為豆粕價格上漲的“內在動力”。(來源:飼料市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